指导帮扶产业做大做强
“内衣名镇”提质定标赢市场
近秋冬季宜山针织行业迎来生产高峰,企业纷纷加班加点赶制订单。笔者近日从县市监局获悉,宜山镇作为国内针织内衣主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业集聚地,已拥有针织纺织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规上企业15家。目前已有51家企业开展对标达标工作,1家企业申报主导制定“品字标”团体标准。
宜山有“中国内衣名镇”之称,目前该镇有针织企业及个体户1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基本形成集织造、印染、织带、包装、成衣生产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去年该镇针织内衣销售产值超60亿元,较2019年增长2.1倍,质量投诉举报下降至327件,去年销售产值占国内市场的四分之一以上。
针织内衣产业发展迅猛,如何指导帮助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县市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该局实施产业质量提升工程,将线下产业带和线上网红、跨境电商相结合,升级打造数字化的超级工厂模式,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加强针织品行业的质量检测工作,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2008年起我们就加强质量检测,并开展有关质量指导帮扶活动,宜山针织品合格率从67.7%上升到96%,部分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县市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联合宜山镇、行业协会设立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将36家企业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培育对象,树立1家质量管理标杆企业,以标杆企业的管理模式引领行业管理的整体提升。
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必定是标准化的竞争,对此,县市监局完成《棉针织品产业标准体系》,参与浙江省轻工院开展针织品“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申报制定工作,逐步建立高于国家标准的“宜山针织”产业标准体系,提高针棉织产品质量管理准入门槛,推进宜山针织品标准与国内外先进标准有效接轨。针对苍南针织产业存在的质量、利润、信誉方面的发展瓶颈,该局以国家级针织品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配合实施产业质量提升工程和品牌梯度培育计划,积极引导品牌企业回迁。
自2015年起,从宜山发出的针织业电商快递每年以近1000万单的数量增长,到2019年发出的针织业电商快递已近5000万单,占苍南快递单量的近三分之一,销售额达20多亿元,成为全国最集中的内衣产业集群之一。去年针织品利润在用工成本、材料成本、用地成本“三上涨”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稳定,电子商务零售额增长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