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产值数十亿元且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在污染、高耗能等多重内外因素下几近被判死缓后,该如何求生?主要由再生纺织企业组成,在当地已有50多年历史的纺织行业,近年来面临着不求生则“死”的抉择。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我县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选择了关停、重组、合并,并努力整合资源建设产业提升园,让整合重组合并后的企业入驻得以统一管理、提升,希望以“破而后立”谋得新生。
行驶在一片空旷的龙港新城里,有一个正在成形的工业园区很快就能进入视线。这个共有11幢主体楼的工业园区,目前第八幢楼即将结顶,整个园区将于8月份投用,届时将有9家企业入驻。“这就是我们为纺织行业企业建设的纺织产业提升园。”龙港新城管委会产业科人士介绍说。企业入驻后,将由园区集中供暖、供水,集中处理生产污水,节约企业的生产、能耗及污染管理成本,又减少了生态破坏和污染。“统一入驻产业提升园,从某种程度来说,入驻企业算是获得了‘生’且有更多发展前景希望的机会。”县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周宗寅说。但为了这个机会,行业企业付出了大代价:共有15家纺织厂参与了这个过程,其中5家选择停产,另外10家重组整合为最终入驻的9家。“即便没有参与整合重组,我的厂子可能也捱不了一二年,或是被强行关停或自己生存不下去了,但我舍不得离开这个行业。”把自家纺织厂重组合并到另一家企业当了股东的薛先生说,“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
“虽然发端早,在我县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再生纺织业给人的印象多是‘低、小、散’,企业众多,生产环境恶劣、环境污染严重。”县经信局企业科负责人说。在起步较早的钱库、宜山等镇,最多时有90%以上的农业和非农业人员从事再生纺织业,环境脏乱差、粉尘满天飞,纺织行业用电量又消耗了全县工业总电量的40%以上。因为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以及近年来国家能源政策、产业发展导向等因素,行业企业就发现自己处在尴尬的境地:被嫌弃,很难争取到发展用地,想改变又很难着力。“企业本身没有绝对的实力和能力进行改变,又在用地竞争中处于劣势,实际上已走入一条死胡同,甚至可以说是死缓,如果不想就这样下去,那只能积极求‘生’。”周宗寅说。
代表我县再生纺织企业求“生”举动的纺织产业提升园8月份才正式投产,“新生”的9家企业将呈现怎么样的新面貌届时方知。但包括入驻的9家企业在内,我县纺织行业近年对再生纺织业关停、重组、整合的“破而求生”的努力,已显出行业的一片生机。在兄达、兴纬、大华等纺织企业的车间里,虽然用地紧张车间狭小,但企业仍尽可能地改造甚至重装车间,这一二年引进了更先进的设备。“以前行业不少企业的设备可能就一二万元,耗能、环保等要求都很难做到,但现在不少企业的设备一投就是五六百万元,早就今非昔比了。”县经信局企业科负责人透露说。之所以敢这么大投入,跟行业近年来的举动和变化很有关系。兄达、兴纬、大华的负责人说,一是大家求“生”谋变,二是行业企业频频进行关停、重组、整合后,行业的资源得到更好的集中和协调,单就市场来说,因为竞争趋向有序,企业的订单也逐渐稳定,促成了企业投入的力度。前年底,苍南还成为纺织行业唯一入选的国家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试点基地。
随着企业的加大投入,我县再生棉产品也呈现出了新景象。“以前的再生棉产品多销售到拖布、工具布等生产企业,低端低价,现在有多家企业已成为牛仔布料的生产商,和一些高端服装企业合作。”周宗寅说,产品高端化应该有助于行业企业缓解过去背负的各种压力,希望这些新变化、好前景,让我县再生纺织业形成良性循环,带来更多生机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