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何必远方。走过千山万水,他选择在玉苍山落脚,从乡村去看世界。谋过多种职业,他宁愿选择与大自然亲近,开起我县第一家民宿——钟情小院,把自己的爱好做成了事业。
他叫陈益都,一个80后藻溪青年。

有茶有故事
桥墩镇龙井村村民大都外迁,偌大的的村子现只有十几户老人在留守。村子里除了一个宋代的水井——龙井外,没有其它的风景名胜。陈益都为何选择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办民宿?记者和许多游客同样好奇。
一个三伏天午后,冒着37度高温,笔者来到位于玉苍山腰的龙井村,“钟情小院”就在村委会隔壁,绿色外墙点缀着枝叶藤蔓,犹如童话般,入门前先在秋千上坐上一会儿,看看周围绿树摇曳,听听树上知了和风铃的交响乐,已渐感清凉。进入屋内,两壁兼作隔断的书架,看似随意的手工灯罩,用旧船木改造而来的桌椅,一个个有时光印记的老式相机,一幅幅的贵州蜡染,可见主人修筑小院时匠心独具。简朴、素雅、别致,小院空间不是很大,但很能俘获人心。挑个临窗的桌子坐下,所有门窗洞开,山风穿堂而过,一台电风扇在轻轻地摇,不用开空调,已暑气全消。
坐在笔者面前的陈益都精瘦黝黑,大眼晴高鼻梁,颇像高原来客。泡起一壶他自采的野山茶,故事也舒展开来。
陈益都是土生土长的藻溪人,由于小时候家人受地痞骚扰,看了电影《少林寺》之后,他看到了“报仇、出人头地”的希望,1993年的暑假,福建一武校老师来苍贴招生广告,陈益都见了很是心动,就帮着贴广告纸,贴完了一摞,武校老师就教他一个动作。没想到一教就会,武校老师极其喜欢他,离开时把电话、地址都留给他。一年后14岁的陈益都到福建开始长达6年的学武生涯,成为师父的爱徒,并随师父游历各地拜访名师,之后又当了3年的武术教练。
年岁渐长,陈益都想要有个家,于是带着从武九年所练就的超强意志力和生存力,回来打拼。当过出租车司机,开过矿,办过厂,在没日没夜地为金钱奋斗中,他积累了财富,也实现娶妻生子的愿望,但也渐感疲惫,“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好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做回自己。”
几年前,父亲的病逝,让陈益都在悲痛中开始深刻思考生存和生活的问题,也开始学习中医养生之道。在一次独自驱车跨越七省旅行时,旅途艰辛,是一间间民宿让他有了家的温暖,让他萌生了开家民宿玩玩的想法,并开始物色场地。在温州学中医养生时,一次朋友集会,他谈起了这一想法,得到在座一位来自龙井村朋友的响应,朋友很快带陈益都回龙井村考察。也许是因为“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个上有玉苍山、下有玉龙湖,空旷幽静的山村很快捕获了陈益都的心,梦想随之落地开花。
飘香的窑鸡
“你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吧。”
“对不起!没有。”
“那我们上去能干什么?”
“可以吹吹风,聊聊天,发发呆……”
由于微信的传播,很多人被“钟情小院”的民族风格、文艺情调所吸引,纷纷来电咨询,以上的对话也就经常发生。
自今年元旦开业以来,“钟情小院”每天都要接待几拔客人,其中一些是回头客,出乎意料的是,也有广州、汕头、福州、上海等地的客人远道而来。
采访时,坐在隔壁桌的一位东北大哥说自己来了不下十次。陈益都称他阿义哥。阿义在来我县做生意已有六七年了。三个月前的一天,他带朋友欲上玉苍山,中途迷路,车子拐进了龙井村,邂逅了“钟情小院”,讶异于这座山村的“另类”,一班人好奇地进去了。阿义好美食,问老板有没有好吃的,益都给他们端上了一只刚出炉的“窑鸡”。片刻之后,阿义喊道“再来一只!”。
此后,阿义几乎是每周必来“钟情小院”,他爱上了窑鸡,也爱上了这儿的乡野之趣及自己放空的心境。
窑鸡现是钟情小院的招牌菜,是陈益都在柬埔寨的朋友飞回来手把手教他做的。由于每只窑鸡都是陈益都亲自现场做的,从摆弄好放到烈火熊熊的土窑里烧,再到出窑上桌要50分钟左右,所以人多时,并不是所有游客都能品尝得到。幸好钟情小院还有健康地道的特色农家菜,同样能让游客大快朵颐。食物货源来自周边五六个村庄,有些是陈益都自己种的,鸡是山上农户散养的,鱼是玉龙湖里野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钟情小院的落户,人来人往让落寞的龙井村有了生气,也提高了周围几个村庄农户的劳动积极性。很多早已息锄的老农又开始扛起锄头,摆弄起菜园子,种些蔬菜供应钟情小院,以补贴家用。
自在的样子
在钟情小院,时间是慢的,空气是清新的,人与人之间是富有人情味的。商业气息不浓,顾客来,自助服务,消费多少主人很少记帐,靠客人自觉。这是陈益都的经营理念。
似商非商,怡然自得。朝起迎着霞光打坐练功;烈日下,汗流浃背地给土窑架柴,制做窑鸡;深夜出差回来,陪想见小院主人、已苦等两天的游客聊到凌晨,陈益都很享受山上自在的日子,他说,夏有清凉,冬有暖阳,在这儿赚得很少也能过得很好,生意不必太火爆。“只要能坚持下去,就算成功了。”
但目前6张茶桌,3个住宿房间常供不应求。喜欢挑战创新的陈益都心里暗暗又生了一个想法——把自己爱好的事业推广,建第二个、第三个“钟情小院”。
为了把自己爱好的事业做得更从容,前不久,他去南京学习民宿管理,参加深度旅游策划师培训,下个月将去丽江参加民宿管理讲师培训,“小院就像心灵的归宿,希望此生能将自己的爱好做成一番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