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苍南县国家税收纳税人权益维护协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工作指导 会务动态 税务要闻 企业之窗 维权指南 资料汇编 联系我们 疫情防控
 
      网站栏目
   协会概况    工作指导    会务动态    税务要闻    企业之窗    维权指南    资料汇编    联系我们    财经微观    政策法规    人物风采    疫情防控    简报    会长企业    通知公告    会刊
 
 
 
 
 您当前位置的: 网站首页 > 工作指导 > 正文

企业家亟待增强守法意识

时间:2013/1/11 16:20:17 来源:苏群 作者: 

  在日前举行的2012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张远煌教授透露,经调查我国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企业家,因为触犯刑律而“倒下”。
  他透露,从调查来看,近年来企业家的犯罪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国企老总代表国家管理资产,本身都是职务犯罪的高发人群,加之其直接管理的资产庞大,一旦触碰法网,将遭受更为严厉的处罚。以去年国企老总18起贪污案为例,其中16起案件判处都在15年以上,这种处罚力度已经跟杀人抢劫犯罪比较接近了。与国企相比,民企生存没有垄断地位,要充分竞争,所面对的刑事风险范围也要宽得多。
  在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即将发布的2012年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中,收集的300多起案例经过分析,涉及77个罪名。国企老总涉及罪名最多的是受贿、贪污,民企老总几乎所有都涉及。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产生了跻身于社会精英阶层的企业家群体。可是为什么每年却有那么多企业家在成功的光环下轰然倒下?
  反思企业家犯罪人数的增加,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制度不健全,很多领域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一些胆大的人敢为天下先,靠猛打猛冲闯出一条“血路”,积攒了不少家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层次,随着有关制度的逐步建立、健全,模糊地带越来越少了,一些过去行之有效的“潜规则”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过去人们不以为意的做法,现在就有可能是违法甚至犯罪了。如果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满足于过去的成功做法,目空一切地踩红线、闯禁区,肯定要摔得鼻青脸肿。
  二是企业家是财富群体,与市场、与金钱直接打交道。一些人一遇到利益诱惑,就会无法把握自己。由于缺乏监督,个别国企负责人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天下”,利用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地进行职务侵占;一些公众公司法人弄虚作假制造股市泡沫、瞒天过海大搞关联交易等。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
  第三,成功带来的个性膨胀是一剂“毒药”。在财富积累初期,一些民营企业老板往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谦虚低调,见人堆笑。可是一旦有了一定地位和影响,尤其是对地方GDP贡献大,加之又跟地方某些领导关系密切,于是乎飘飘然,以为“万物皆备于我”,目无法纪,横行一方,最终难免栽倒。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企业只要在本地GDP贡献比较高,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有点违规行为地方政府有时会睁只眼闭只眼。这样很多企业家形成一种侥幸,只要对GDP贡献比较大,相当于买了免予刑事风险的保险,一些企业家则用钱免灾。这样的种种心理导致我国企业普遍对刑事法律风险防范不重视,很多企业家不懂法律,也没有法律意识,长期游走于刑事法律风险的边缘。
  必须强调的是,企业家要想使自己远离刑事风险,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除此别无他途。与此同时,从国家层面来说,完善社会制度和健全运行机制也是当务之急。正如张远煌教授所云: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守法经营利润比违法者获得的少,这种情况就会诱使一些企业家铤而走险,跟法律玩游戏。
  希望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少。

 
友情链接:
 
协会概况  工作指导  会务动态  税务要闻  企业之窗  维权指南  资料汇编  联系我们  疫情防控  
 
Copyright ? 2012 苍南县国家税收纳税人权益维护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三创网络
电话/传真:(0577) 68717111 26658777 68751855 68716388  浙ICP备1203737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2702000730号